原标题:以共享农庄建设为载体赋能乡村振兴,,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南乡村发展的“共享”之道
乡村的吸引力在哪儿??海南共享农庄给出了答案:怡人的景观、、、、美味的农家菜、、、、精美的民宿和特色的农事体验,,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乡村,,,,体验乡趣、、、找回乡愁。。
2017年,,,,海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共享农庄,,,,开展试点以来,,,,共认定省级共享农庄60家,,带动51个村集体年增收4064.68万元,,,,为海南农村探索出了一条“绿水青山”有效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的实现路径。。
2022年,,,,全省共享农庄营业收入12.7亿元,,,,接待游客总量315万人次,,,带动农户3万户、、、、带动农民固定就业2.2万人。。。。
共建
政府引导 企业带动 农民参与
蔬果采摘、、农事体验、、星空露营、、、、篝火联欢、、田园骑行……每逢节假日,,,,三亚大茅远洋生态村里经常人气爆棚。。
这个位于三亚市东北部的村子生态环境优美,,,散落着屋舍、、、良田、、河流。。。但因山中闭塞,,,之前村民生活并不富裕,,,,2017年大茅村的人均年收入仅为8620元。。。。
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,,是海南农村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。。。但由于农产品规模较小、、、、加工业落后等原因,,,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,这样的“优势”并未转化成农村发展的动能,,这一“本钱”也未能让村民实现奔富的梦想。。
海南农村发展,,亟需走出一条因地制宜、、打破常规的新路子。。。。那么,,,突破口在哪里????
2017年,,,,海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共享农庄,,正好契合了当年初中央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概念。。。随后,,,省政府陆续出台《关于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》等政策文件,,,,为共享农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。。。
共享农庄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,,,,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,,最大限度地运用土地、、、农房等资源的租赁权和使用权,,,,吸引市场主体、、、、社会资本到农村,,,通过“企业带动—土地入股—农民参与”模式共同开发建设村庄。。
正是在2017年,,,远洋集团以三亚市大茅村为先行试验区,,,,投资建设海南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共享农庄——大茅远洋生态村,,,,带动大茅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8620元增长至2022年的28500元,,,,村集体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,,,大茅远洋生态村共享农庄也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。。。。
为支持共享农庄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项目,,,到2022年,,全省统筹了中央、、、、省、、市(县)三级财政资金22.32亿元,,,有效带动经营主体参与投资,,,,近年来全省共享农庄累计投入121.09亿元,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.62亿元,,,全省11个市县已将共享农庄发展内容纳入实用性村庄规划。。。。
共享
三产深度融合 盘活农村资源
共享农庄的建设,,,,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????核心之举在于“共享”,,,,通过盘活农村生态资源和闲置资源,,,,实现农庄共建、、资源共享,,,推动乡村可持续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。
动动手指线上操作,,就能认领一块地、、、、认养一棵树。。。。如今,,,海南共享农庄正帮助全国各地的都市人实现“田园梦”。。
走进位于东方市的花梨谷共享农庄,,,,目之所及尽是树形优美、、枝叶婆娑的黄花梨树。。。。农庄里有专门的认养区,,认养人只需交付认养金,,,,填写档案登记表、、、签订合同后就认养成功了。。
曾经,,,,黄花梨种养交易面临投资周期长、、确权流转难、、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,,制约了黄花梨产业的发展。。为此,,,,东方市创新推行黄花梨树种养交易制度,,,制定“1+N”制度体系,,,构建“一树一证一码”交易监管体系,,,畅通了黄花梨树等珍稀树种的合法交易途径。。。
而在白沙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,,,,可以认养的树种更多,,,除了茶树,,,还有荔枝树、、、、龙眼树等。。。签订认养协议后,,,这些树日常由庄园的工人代为管理,,并实时拍照记录树的生长情况,,丰收季节客户可带上家人到农庄体验采摘。。。。目前,,,已有超过20个客户认养共享茶树60亩。。
乡村振兴,,,产业兴旺是基础。。。。海南通过共享农庄建设,,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,,实现农业与旅游、、教育、、文化、、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,,,,带动“三农”发展。。。。
“农文旅”深度融合,,,,让共享农庄释放更大魅力。。。。走进屯昌梦幻香山共享农庄,,,,立即沉浸在“花的世界,,,,香的海洋”。。。。这个中国最大的芳香植物园,,,,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、、、乡村休闲旅游、、芳香文化体验、、芳香产品研发及生产、、芳香康养度假、、、、研学游等多种业态,,从“花香世界”走入“香养生活”。。。。琼海盛大共享农庄依托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优势,,,引进500余种热带新奇特水果,,打造“世界热带水果之窗”项目。。。发展种植业的同时,,,,不断根据市场布局产业,,逐步推出特色的水果科普、、、观光、、、、餐饮和民宿等服务项目。。。
“特色文化是构建农庄记忆的本质素材,,,,通过形成不同主题的内容和场景,,会使平淡的农庄生活得以升华,,,达到活化乡村文化,,激发项目活力的目的。。。。”海南共享农庄联盟秘书长陈学军表示。。。
共富
构建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
海南土地资源有限,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。。。共享农庄建设同样如此,,,时常面临“找地难”的问题。。。。
土地不足,,要怎么去发展??儋州嘉禾共享农庄用10年实践,,,给出了一份具有说服力的典型样本。。。。嘉禾共享农庄的热带水果自有示范种植基地仅5000亩,,,,通过统一标准、、、技术指导、、、保底收购的方式,,整合带动该市南丰镇两个村及周边农户发展订单农业,,,并在全省打造约10万亩23个联合种植基地,,,,形成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、、供、、、、销全产业链种植联盟,,,在保证热带水果品质和产量的同时,,,极大减轻企业投资负担。。。。
以一产为依托,,,,嘉禾共享农庄建立会员制销售服务模式,,,通过高品质热带水果、、、、专业化配送服务、、、丰富的线下体验等一站式服务吸引和留住会员,,截至2023年8月已积累会员38万以上,,,每年仅会员费就达7.5亿元;与油文村委会合作建设的松涛书院民宿和喜禾热带水果主题公园,,共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,,,为村集体增收540万元。。。。
“我们联合各地农户一起种水果,,让企业实现发展的同时也能惠及村民,,这样的发展模式才是持久的。。”嘉禾共享农庄负责人周金枝说。。。2018年至2022年,,,,嘉禾共享农庄帮扶了儋州10个镇的脱贫户7632户38182人。。。
让企业挣到钱,,,让农民有奔头。。。。海南共享农庄建设,,,,紧紧抓住“共富”这一密码,,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,,,共同助力乡村发展。。。
保亭享水谷共享农庄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,,,为村民免费提供安置房、、提供就业岗位、、、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,,采取“保底分红+浮动分红”模式,,,,让村民共享项目收益,,,,村集体享有保底收益1500元/亩/年,,,,浮动分红收益20%。。。临高耕读山房共享农庄与村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“乡村振兴联合体平台”,,,按照村级联合社20%、、、、专业合作社20%、、企业60%进行股权收益分红,,,,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790万元。。。海口芳园共享农庄租用村民闲置房屋进行整体提升打造,,,,每户租金年收入约4万元,,吸纳40多名本地村民就业,,务工收入年人均4万多元。。。。
“共享农庄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抓手、、、主要平台和主要亮点,,,,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、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。。。”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,下一步该厅将继续做好“两个统筹”,,,,一是统筹共享农庄与美丽乡村建设,,,在乡村规划、、、、基础设施、、、生态环保、、、产业发展、、、文化建设等方面一体推进;二是统筹共享农庄建设与集体经济发展,,,通过推进共享农庄投资主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多形式合作,,构成资源整体开发,,权益共同分配的共建、、共享、、共富的利益机制。。
(海南日报记者 陈彬)
编辑:赵春晓
来源:海南日报
关注我们